交易員的五大法則

【交易員的5大法則】

1/ 永遠別全力一擊。 2/ 永遠別說這次一定要贏。 3/ 永遠別急著為上次的虧損報仇。 ⋯⋯ 4/ 別輕易放棄原先研判好的止損及目標位置。 5/ 每次交易均當作是第一筆,而非最後一筆交易。

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

【說好的3萬呢】


11月份的結算日,可說是一個轉捩點。
11月22日收市在三萬點之上只有一天,全城歡呼鼓舞,之後指數震盪波幅的高位一次低於一次。
在11月28日美股急升破歷史高位的同時, 翌日港股只能高開瞬間倒跌並低收,加上當天(11月29日)是11月期指結算日,特具意義。
指數過去歷史中經常會在結算日或之後一兩日,出現明顯的轉勢或快速單向行情。
最明顯的是去年底12月29日,同樣是結算日,港股低開高收,結束調整浪,開始一段至今11個月,35%的升浪,而這次剛好相反。
11月22日,港股10年來首次收市在3萬點之上,當時市場看法樂觀,我在上期經一專欄曾表示,指數今年初升至23,000點時,不少投資人皆抱著懷疑與謹慎的態度面對,但三萬點時,大部分股民已經不再懷疑與謹慎了,也強調要有兩手準備,不升則潰的風險。
這就是市場氣氛的不同,因三大升幅大藍籌的爆發,才是真正影響投資人對後市無限樂觀的主因。
3萬點的同時,剛好又遇著A股快速回落調整,使得港股回跌好淡分界線之下,而月初開始帶領港股勇闖三萬的三位主將:騰訊、平保及友邦,三大龍頭相繼紛紛中箭落馬,跌得最傷。
兩星期前開始,三大強勢股在短短幾日內都出現逾10%的升幅,才在股民驚訝「買太少」的後悔聲中終結。
同時又在各分析員紛紛提高騰訊,平保目標價時,已經是見頂的時候。
甚至聽到某分析員拍胸口保證騰訊「不可能」就此見頂的吶喊,當時股價在415元。
至周四11月30日,剛好又受到美國科技股急回,三大龍頭股,卻又在一星期內從高位累計回跌愈12%。
歷史不斷的重演,但每次的大環境及市場氣氛總有些不同之處。
我上星期本來也以為會由其他落後股份及板塊來接力,出現一波像日本股市般的「終極一升」後才結束,趕著搭上這班「急升列車」,但也明白到,升勢不能退,一退即潰,這次可能就是因為太多人認為會出現,所以才沒有出現,市場終點站總是與眾人的期待有很大落差,還經常相反。
歷史高位總是在市場找不到下跌理由的時候出現, 歷史上的波段低位也總是在市場找不到會反彈的理由時產生。就像2008年時的匯控股價在145元附近時,沒有人會找到下跌的理由, 上星期的騰訊在420元時,若說騰訊已經升完,必被眾人圍攻,取笑並追問理由,彷彿沒有理由就是最佳的理由。
這次用三大強股的終極一升,來結束今年波段的升勢,現在說結束,看來還有些言之尚早,但未來是否能重上3萬,應該是看內銀板塊及匯控,而內銀能否接力,也得看A股的反彈力道,但不管這次只是調整,還是真「見頂」,股市氣氛越來越熾熱,就是越接近頂部的時候。
只是這次是以騰訊來「終極」,以平保來考驗股民的忍耐力,市場總是有新花樣來否定只以回測歷史數據來定決策的投資人。
未來變數仍在, 若是上證指數重上3400點,納斯達克指數急速上升,港股再上三萬,也並非難事。
作淡倉交易須拿出勇氣,隨時抽身,作好倉交易卻要承受轉勢風險。
其實若撇除這三大已「終極」的股份,其餘板塊及個別股份其實與過去兩個月的水平變動不大。
自己的看法自己負責,期權投機本來就是機率的計算遊戲,不能只跟隨市場資訊來交易。
部份節錄自我在經濟一週的專欄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