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易員的五大法則

【交易員的5大法則】

1/ 永遠別全力一擊。 2/ 永遠別說這次一定要贏。 3/ 永遠別急著為上次的虧損報仇。 ⋯⋯ 4/ 別輕易放棄原先研判好的止損及目標位置。 5/ 每次交易均當作是第一筆,而非最後一筆交易。

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

操作日誌0629『大倍數or變廢紙』

任何時間作Long時,都不知道會是變廢紙或是大倍數,只有分段追勢見步行步。
過去一星期,也是結算前,港股的跌勢,讓不少人措手不及,其實只因大部分的投資人早就習慣了過去4個月的升跌節奏而掉以輕心所致。
因持續升跌區間震盪在2,000點之間,造成:「這次可能又一樣」的僥倖心態。
6月15日,當指數跌至3萬點邊緣時,5成的投資大眾會考慮趁低買入,4成的投資人會繼續持有好倉,有勇氣在3萬點邊緣作淡倉或止損好倉的不到1成,這就是投資與投機心態之間的分別,敢加淡倉的,當中包含著追勢策略的堅持,還要加些勇氣。
持續近四個月的上落市,股票期權市場作Short超逾作Long的比例懸殊,從OTM的引伸波幅跌至三年多以來的低位,可見市場作Long投機或避險的交易甚少,這一改過往OTM引伸波幅必高於價平ATM的傳統,這給了Long 的一個終極反攻「空門」良機。
我經常提及好淡分界線的重要,在好淡分界線之下,只作淡倉,之上只作好倉,好淡分界線,最少也應該把它放在心中,用來時刻警惕自己錯向的風險,上落市況不可能永遠持續。
投機市場本來就是要快人一步,當眾人猶豫時,便要嘗試,當眾人熱情投入時,便須離場,當全世界皆看升時便要反向交易,當全人類悲觀時便反彈。
全職交易員最基本應該做到的是獨立思考及保持「 眾人皆醉我獨醒」的思維。
這是「反散戶」心態的交易法則,表面看似自以為是,其實這才是成敗關鍵。
6月份的這次急跌,作6月份期權long put 指數可有10至20倍之利潤,看入市時機及選擇的行使價。
而個別股份方面,港交所可說是這波跌勢中最大倍數利潤的大藍籌股,在20至30倍之間,不是港交所跌幅最大,而是起步下跌時,引伸波幅是四年來最低,才造就大倍數利潤。
很少人會在跌破250元之前,作250及240即月long put,尤其是受夠了過去3個月Long put call變廢紙的經歷後。
另一個例子是平保,long put 所獲得的倍數利潤僅次於港交所,79元時,6月75put只是0.15附近,昨天最低70.50元,內在值4.5元,也是連續第4個月在結算日或之前一日急跌,而成就大倍數利潤,所以即使錯過港交所的Long put,也不該錯過平保,這就是節奏效應的捕捉。
連一向變動不大的中人壽,long put 分日平均平倉價也有7倍之多。
這次long put雖有很大的倍數利潤,但過去3個多月以來,long call 或put變廢紙機率卻偏高, 這次剛可抵消之前損失有餘, 視乎你能否堅持下去及分段平倉,不分段的話,又怕得而復失,很容易會在獲利三至四倍時已經全部獲利平倉,而錯失後面10多倍的利潤,所以我經常提及期權交易不能見好就收,而是有盡須盡。
投機並非簡單的複製,貼上,而是必須明白盈虧比例及勝率,long中一次超過十倍可抵銷過去多次的損失,勝率低卻倍數大。
期權交易,本來就是一種期望值,能在錯誤時付出最少的代價;正確時,得到最大的回報,也是期權投機交易的最終目的。
但這些衍生產品,既可載舟也可覆舟,long雖是虧損有限,可博取倍數,不能沈迷於大倍數而胡亂押注,將損失有限變成注碼無限。
因期權是大槓桿投機,不是投資,而不少人卻用股票投資的角度來解讀期權投機,用投資的心態來投機或是根本弄不清高低勝率及倍數盈虧等...
這是大部分人不能在投機市場存活下去的原因,因分不出投資與投機!
廢紙或倍數盡在:順勢、堅持、勇氣 之間!
港股雖然急跌,但OTM IV 並沒急升,S put 看來不太划算。
目前好淡倉皆只少量,7月初長假後再看情況。
<期權投機風險大, 輸得起先好玩>
個人的交易方法「並不」適合大部分投資者,建議找到自己承受到的有效交易策略。
以上乃個人之操作日誌,並不構成推薦,建議或誘使買賣之行為,期權價格可能急升或急跌,過往之績效不代表將來之獲利保證,交易員隨時改變看法,投資人應自我評估風險。



2018年6月22日 星期五

操作日誌0622【總有一次是真跌】

6月19日,端午節假期過後,中美貿易戰突然升溫,上證指數跌穿3,000點,國企指數跟隨跌破今年以來低位,當天標普期貨在亞洲早段也已下跌超過1%,導致港股開市已跌穿30,000點後,一路向南,終場低收832點,是自二月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。
當時大部份投資人因早已經習慣了前幾個月的節奏:每跌穿3萬點之後,很快便升回31,000點,甚至更高。
自2月份以來最少5次,投資大眾早已經習慣止蝕不如等待,但區間震盪已達4個月之久,可能永遠持續一成不變的節奏?
區間盤整走勢越久,後繼的爆發力越大,無論是跌破或升破。
追勢交易員很容易在這種震盪中來回止蝕,為的只是避免一波超出預期的損失。
之前幾個月的:誰先止蝕誰先死,這次卻是《誰不止蝕誰先死》,投機市場就是這樣:公平。
6月20日,跟隨上證指數及美股隔晚跌幅收窄,港股一度強力反彈,唯仍然受製於3萬點之下,收市前恆生指數只上升228點,相比美股及再破歷史新高的納指,港股已現疲態,所以在星期三直播時也表示, 升回三萬點之上才會考慮平淡倉,最多賺少些。
習慣除了留意外圍指數比對 恆生指數強弱之外,更經常留意的是個別的大藍籌股比對指數的強弱走勢,例如港交所,股價多次受制於260至264之間,而支持位在250元附近,已經持續多個月,而且比對指數,高位是一次低於一次,這也不是什麼特別訊號,唯其引伸波幅極端低迷,低至20%以下,是3年以來最低。
上星期三四時, 港交所股價小跌至257附近,當時 6月底到期的250 put 只有0.55至0.80之間, 當時在直播也提及。
指數當時仍未跌穿三萬點, 根據最近每次回跌,最少先跌穿三萬才有反彈力道的節奏評估,低引伸波幅再加上距離行使價近,皆顯示「值博」,無論是強弱比較、引伸波幅、及技術因素等,可說是超值。
今日港交所股價最低跌至240元,250 put 最高超過10.00,相對一星期前建立的long put在中間價0.70的部署,有10多倍利潤,分段保本平倉也有平均8倍以上,比對當時同時以指數期權long put近行使價,最多3倍利潤,差別很大。
能否成就大倍數,全靠天時 、地利、人和之因素,亦即是節奏,外圍及個別股票之強弱,3者相加,才能成功。
1次的成功夠抵銷之前多次的全額虧損,勝敗全在比率計算值博與否,這才是作期權交易的真正意義。
若以30,000至31,000的區間跌破,以簡單的技術分析來量度跌幅,目標位在28500點,終極可能會跌至27,000附近,但必須配合外圍,如中美股市齊跌才會出現,未來看會先行反彈回穩幾天,再看美股走勢如何。
最後一提, 過去三個月,皆在結算日或之前1兩日下跌,看這次如何:反彈再跌過?斷纜?
《期權投機風險大, 輸得起先好玩》
個人的交易方法「並不」適合大部分投資者,建議找到自己承受到的有效交易策略。
以上乃個人之操作日誌,並不構成推薦,建議或誘使買賣之行為,期權價格可能急升或急跌,過往之績效不代表將來之獲利保證,交易員隨時改變看法,投資人應自我評估風險。



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

【時刻維持貪婪與恐懼】

不少教科書建議擺脫貪婪及恐懼的干擾,問題是市場操作本屬於人性的喜怒情感範疇,沒有貪婪的成份,就沒有進入投機市場的理由,這是一種境界,擺脫貪婪就無法成就大倍數的利潤,不貪婪就不是投機;沒有恐懼,就不會時時刻刻遵守止損的規則。
不要期待能戰勝貪婪與恐懼,這是交易的元素,催化劑,有正負面的影響,只能控制在一個範圍內,而又不至於失控已經足夠。
貪婪與恐懼分很多個層次,不能簡單定論。


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


順境時深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神算。

逆境時深怕別人會知道自己的愚蠢。

這就是交易員的心聲

2018年6月5日 星期二

【操作日誌0605】同一節奏


上星期三一度跌破3萬後,已經是今年第N次,這次半日已經升回,關鍵在隔日,上周四高開高收,漲升400餘點,才發覺原來這次也一樣,跟足之前節奏:每跌破30,000可能瞬間升回31,000。
所以上星期五已經全部署好倉偷步,以平保,中移及指數為主,(周一)昨天早段已見強勢,並突破個人設定的30850好淡分界線,基於跟強勢交易,繼續追貨,以指數,恆地,騰訊及國壽為主。
今日早段受壓於A股回調,中午結束前A股倒升,指數再上,可能連升第四日。今早有再加平保及國壽...中午在投資888直播時也提及。
昨天不少朋友認為可能仍然區間上落市,這當然有可能,投機不能排除任何可能,所以暫時以跌回好淡分界線為減倉位,今日也開始分段平部分最早建立的好倉。
以今年月高低計算,最少也有1500點,今個月若是繼續向上「炒」,最少見31,800。
是否這樣?還是會突破更高?或是又轉向下?
投機除了要有最壞打算,也必須要有想像空間。
既然選擇投機,就完全投機,見步行步。
〈期權投機風險大,輸得起先好玩〉
個人的交易方法「並不」適合大部分投資者,建議找到自己承受到的有效交易策略。
以上乃個人之操作日誌,並不構成推薦,建議或誘使買賣之行為,期權價格可能急升或急跌,過往之績效不代表將來之獲利保證,交易員隨時改變看法,投資人應自我評估風險。

2018年6月1日 星期五

【操作日誌0601】 <震盪周期隱藏節奏循環>


港股又在5月份結算日低收,與3及4月份極相似,而且同樣在接近3萬點附近結算。
巧合也好,節奏也好,這種依據近期慣性節奏循環的統計,反超越一般技術分析。
只不過是還來不及在「教科書」式的技術分析書籍上被提及,而未有被市場廣泛應用,這反而準確度更高。
就像我之前提及的「年初效應」,已經連續三年相同,也像去年11月份開始的「結算日效應」,連中4次才「斷纜」(斷纜後就要找新的節奏)
之前提及的末日long的股票期權投機,應該跟隨過去兩個月的節奏,是以long put的成功機率最高。
這次稍有不一樣的地方是,倍數最大的並非之前的平保或騰訊,而是建行、匯控及港交所(00388),匯控、港交所及建行兩日之間均可有4至9倍利潤不等,反而上兩個月急跌獲得long put大倍數的平保,這次相對失色不少。
這次末日long 也剛好可彌補,5月中之前的「廢紙」long有餘。
其實末日long並非只比對個別股票跌幅的多少,而必須配合入市交易時股價與最近的行使價的距離,例如5月29日,建行股價在8.08元附近,而只剩下一個交易日的 5月份8.00元 put,只有不到1%的距離,而建行引伸波幅偏低,8.00元 put當時期權金只在0.025附近,5月30日當天建行最低跌至7.81元,即當時最大內在值是0.190元,換算前一日以0.025買入的話,最多有7倍以上利潤,分段平倉應該也有接近5倍。
另外一隻大藍籌港交所,在5月30日跌幅並不是最多,由前一個交易日的258元跌至當日最低250.4元只有2%,但由於港交所股價持續浮沉在250至270之間超過兩個月,造成引伸波幅極低,5月29日當時股價在258元附近,而只剩下一天到期的255元put只有0.50元,打和點計算即是在254.50元,股票期權最後交易日,港交所股價最低跌至251元之下,距離行使價255元put有4元的內在值。
因為股票期權並非結算,而是交易至當日下午4點收市,所以比對指數期權更適合博取末日槓桿倍數利潤。
因末日long 根本來不及止蝕,隔天錯方向或股價變動不大時,期權價格會瞬間下跌幾成,甚至跌近零,所以只適合有期權經驗基礎者,以小金額投機嘗試,雖然有倍數利潤的憧憬,由於高風險,被逼金額小,也難有太大利潤,我也不鼓勵新手這種投機,適量反而可考驗個人對短期方向的敏銳度,也是一個期權短線交易的練習機會。
指數連升兩日,而又是在30000點之下起步反彈, 繼續重複之前相似的節奏?
(周五)今晚又有非農數據,提防標普2700會否再度失守。
暫時所見趨勢向上,有跟勢小量炒上偷步。
偷步好倉之餘,要有止蝕甚至轉身的準備,好淡分界線在30850,升破再加注。
〈期權投機風險大,輸得起先好玩〉
個人的交易方法「並不」適合大部分投資者,建議找到自己承受到的有效交易策略。
以上乃個人之操作日誌,並不構成推薦,建議或誘使買賣之行為,期權價格可能急升或急跌,過往之績效不代表將來之獲利保證,交易員隨時改變看法,投資人應自我評估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