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底,我持小量最近牛熊倉跨年,1月2日牛證瞬間被收回,第一回合虧損,持熊證並以期權加大淡倉。
當時對第二回合的淡倉,充滿期待,以為可以終極一跌,一度也懷疑自己之前10月已見熊市底部的研判,是否正確。
但卻在1月4日,道指隔晚急跌600餘點的利淡下,當日港股卻跟隨A股逆轉上升,衝忙打倒兩天前的我,忍痛陸續平掉幾乎倒輸的淡倉,又轉身好倉陣營,當時指數在25400附近,第二回合淡倉只慘勝。
交易經常要推翻自己之前的看法,放下個人自尊,才容易抽離市場陷阱。
投機,止蝕轉身並非羞辱,而是美德。
後來美股的走勢更增強我對1月先跌後才升到底的期待。
本來年底時已經感覺12月24日的美股三大指數,非常像終極一跌,可能開始反彈,1月初更印證這個看法。
當時心想,一月效應,應該依然存在,只是這次先跌,讓年初已經部署好淡倉的投機者增加些難度,我於是按照計劃,如1月5日的操作日誌,在突破26000點後陸續加大好倉,繼續2019年的第三回合的戰役。
一路維持保守的目標價27500,過程中也受著眾人不少質疑,但一年一度的盛宴「一月效應」,是最容易獲利的時機,去年在1月份急升中獲利的成績,是去年月份中最多,這次我又豈能錯過,即使可能看錯。
12月底時的操作日誌,也詳細說明過,唯市場反應冷淡,少人關心反而成功率高。
過程中不斷平舊開新,保本為先,以ratio put spread 等來因應板塊輪流炒週期,避免倒輸,才能克服「重倉」面對的回調壓力。
1月中,從牛熊證比例及分析員們的普遍偏「淡」的看法,讓我堅持,維持策略不變,繼續「好倉」。
若依照去年的藍圖,會升至近月底或結算才回調,若以去年升幅計算,這波最多可至28300,也可定為第二目標,唯去年是牛市末期,而今次是牛市初期(若沒有錯判的話),幅度不能相提並論,所以當初只定第一目標27500。
歷史上最容易讓人在衍生產品上墮入陷阱的是升市的1浪及5浪。
若依照2016年熊市之後的走勢,未來回調後,還會再升,升到分析員一面倒轉看好為止。
若依照2017年模式,今年可能是反復上升類似2017,但幅度當然會小很多。
若依照去年1月的藍圖,波段高位在本週出現。
回想去年10月底及11月初,在直播多次提及熊市運行剛好到10月底完成9個月,牛市一期已在不知不覺,而眾人不信時展開。
當時說被不斷喝倒彩,目前看來,已成形,唯一猶豫的是美股熊市若在去年10月初展開,並不像就此完結(時間太短),除非美股根本不是熊,而是4浪的回調,往後還有一個終極5浪?
這個可能性雖不高,但機率不能視為零。
另一個可能是,未來美股再破底,但港股只行牛市回調的浪二,仍可力守1月2日的低位,而後隨著美股「熊完」回升,這個可能性機率可能高一些。
本週先看美股,結算日及星期五2月1日NFP數據後走勢,特别提防美股隨時結束反彈勢…回調。
27500之上正分段積極減持好倉。
以防去年1月29日星期一見頂。
以防去年1月29日星期一見頂。
而第四回合,將有待結算日或之後部署。
投機講求決斷及贏盡,在戰場久了自然明白當中道理!
〈期權投機風險大,輸得起先好玩〉
個人的交易方法並不適合大部分投資者。建議找到適合自己個性的有效交易策略。
以上乃個人之操作日誌,並不構成推薦,建議或誘使買賣之行為,期權價格可能急升或急跌,過往之績效不代表將來之獲利保證,投資人應有所取捨。
以上乃個人之操作日誌,並不構成推薦,建議或誘使買賣之行為,期權價格可能急升或急跌,過往之績效不代表將來之獲利保證,投資人應有所取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